• <li id="0eggi"><option id="0eggi"></option></li>
  • <table id="0eggi"><option id="0eggi"></option></table>
  • <noscript id="0eggi"></noscript>

    4大利好政策到齊,環保行業“第二春”來了

    上傳時間:2019-04-08 08:44:00

       環保想低調,但實力不允許啊。進入2019年之后,幾大利好迎面撲來,讓不少行業人士直言:春天又來了! 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專屬于環保產業的4大利好:

       

    第一,高層強音。   

       年初,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杰在人民日報發表文章——《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明確提出2019年我國環保工作的主要任務是打好污染防治7大標志性戰役。   

       李干杰部長明確強調的范圍包括:“散亂污”企業整治、土壤污染防治、散煤治理、黑臭水體治理、長江修復保護、柴油貨車治理、非電行業超低排放、農業農村污染防治、渤海綜合治理等。   

      此外,李干杰部長針對社會上的聲音還專門辟謠說,今年的環保工作不會放寬放松,不走“回頭路”,并強調在環保工作推進過程中嚴禁簡單粗暴的“一刀切”做法,堅決避免緊急停工等。  

     

    第二,環保督察。   

      關于第一輪中央環保督察以及“回頭看”,前前后后總共6次大行動,相信大家都還記憶猶新。根據生態環境部的安排,2019年將啟動第二輪中央環保督察,持續3年左右時間,然后再花1年時間進行“回頭看”。   

       其實從去年開始,生態環境部就已經放出口風,在第二輪中央環保督察的時候,會擴大范圍,把央企和國務院有關部門也都納入督察范圍,并強調完善中央和省級環保督察體系。   

      除了中央環保督察,生態環境部還將圍繞7大標志性戰役和重點領域,開展專項督察,對問題突出的地方、企業和部門進行“點穴式”、“機動式”督察,以及將利用4年左右的時間解決經濟與環保的“兩本賬”。

      

    第三,減稅減負。   

      3月20日,這是一個讓環保人激動不已的日子。這一天,國常會推出2019年第一個意義重大的環境經濟措施:從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底,對從事污染防治的第三方企業,減按15%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   

      本次減稅政策,將極大降低環保企業的稅費負擔。有專家表示,這一舉動意味著中央層面對環保企業的重視,是對環保產業強有力的支持,也將吸引大量的社會資金關注并進入環保領域。   

      其實在此之前環保企業已經獲得了不少稅收優惠政策,比如免征所得稅3年,3年后稅收減半,從第7年開始征收所得稅,在一些設備上也有專用抵扣等。不得不說,國家稅收政策對于環保產業的發展,簡直就是“久旱逢甘霖”。  

     

    第四,財政支持。   

      不久前,財政部部長劉昆明確表示,2019年財政部將安排600億元的資金,來支持水、土、大氣污染防治等,助力打贏藍天保衛戰7大標志性戰役。600億,比去年整整增長了35.9%。   

       除了這600億,財政部還將投入400億元,用來支持清潔能源開發利用、節能減排、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等,從其他方面來支持環保工作,解決大氣污染等環保難題。   

       一直以來,“缺錢花”是環保產業的硬傷。現在,有國家財政的大力扶持,加上社會資本的涌入,環保產業的“錢荒”有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緩解,行業景氣度提升,環保企業的盈利也會出現好轉。

    中文在线最新版天堂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