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eggi"><option id="0eggi"></option></li>
  • <table id="0eggi"><option id="0eggi"></option></table>
  • <noscript id="0eggi"></noscript>

    既有困境又有前景 農村垃圾處理提振鄉村振興

    上傳時間:2018-10-22 11:12:00

        農村垃圾有多少?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2018-2023年中國農村垃圾處理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測算,2017年我國農村生活垃圾產生量約為1.8億噸,人均垃圾產生量為0.8公斤/天,其中至少有0.7億噸以上未作任何處理。   

        盡管在國家層面《全面推進農村垃圾治理的指導意見》、《全國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十三五”規劃》、《關于加快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意見》等一系列政策的加碼下,我國農村垃圾處理的力度正在不斷提升。   

        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率達到了60%,較專項治理開始前的2014年增長了20%。而2017年的數據則顯示,我國農村生活垃圾的處理率較上年有所提升達到62.85%。當年養殖垃圾和秸稈垃圾的處理率分別為82%和60%。   

        效果雖然明顯,但短板仍舊存在。據了解,全國還有近1/4的村生活垃圾沒有得到收集和處理,使用無害化衛生廁所的農戶比例還不到一半,80%的村莊生活污水沒有得到處理,約1/3的行政村村內道路沒有實現硬化。   

        正如一位行業資深人士所說:“大城市的環保設施,專業人才的投入已經齊備了,但全國2000多個縣、40000多個鄉鎮,仍有6.7億人,超過一半的人居住在廣大鄉村地區,他們同樣有環境公共服務的需求。   

        尤其是貧困地區,“政府沒錢做,而且山區垃圾也沒地方放;村集體在組織動員村民方面缺乏能力;農民對于環境衛生缺乏意識,到處亂丟亂扔。”   

        為了盡快打破農村垃圾處理的困境,今年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計劃》。《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緊跟其后,讓“垃圾圍城”到“美麗鄉村”的轉變更值得期許。   按照頂層規劃,將在2020年底建成符合農村實際、方式多樣的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推進垃圾就地分類和資源化利用,解決垃圾亂扔亂放問題,為我國農村的垃圾處理指明了方向。   

        不少專家一致認為,我國農村垃圾的成分已經不像以前那樣單一,而是越來越復雜,有害物質也越來越多,許多地方還存在垃圾無序堆放于村前屋后、溝渠河塘、道路兩旁以及垃圾隨意傾倒等現象,因此需要實行垃圾合理分類、單獨投放、統一收運、集中處置制度。   

        而且在投放、處理過程中要強化監管,形成垃圾合理分類投放、集中處理的長效機制,盡最大可能合理、高效地處理垃圾,切實維護環境衛生,節約土地,促進資源循環再利用。   

        作為資本青睞的新興藍海,農村垃圾處理市場的未來前景不是“浪得虛名”。截至2017年,農村垃圾處理的投資規模或超過1800億元,較上年同比增長近10%。還有比較樂觀的估計,我國農村垃圾處理市場甚至在未來突破萬億大關。

    中文在线最新版天堂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