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20日,由環境保護雜志社、西寧市環保局主辦的“環保廳局長論壇”在青海省西寧市舉行。會議由中國環境出版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武德凱主持。西寧市政協副主席全武、青海省環保廳廳長湯宛峰出席會議并致辭。原環境保護部總工程師、國家咨詢委員會委員萬本太,生態環境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黨委書記吳舜澤,重慶市環境保護局黨組書記、局長辛世杰,浙江省環境保護廳副廳長盧春中,成都市環境保護局副局長唐冉熊,大連市環境保護局副局長王浩,迪慶藏族自治州環境保護局黨組書記、局長和雪濤,十堰市環境保護局副局長夏濤,西寧市環境保護局左瑞亭,南京新聯智慧能源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呂啟飛發表主旨演講。
來自北京、山西、內蒙古、浙江、安徽、福建、山東、河南、廣東、海南、重慶、四川、云南等20個省(市)環保廳(局)宣教部門負責同志,還有來自南京、杭州、武漢、成都、大連、烏魯木齊、十堰、忻城、宿遷、紹興、長治、連云港、鶴壁、孝感等58個地市級環保局的負責同志和宣教相關負責同志出席會議。
中國環境出版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武德凱主持會議,并向社會各界發出了“綠色印刷、低碳辦公、節能生活”的倡議,倡議共同踐行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做美麗中國的行動者。
重慶市環境保護局黨組書記、局長辛世杰發表題為“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快建設山清水秀美麗之地”的主旨演講。
辛世杰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對重慶提出的“兩點”定位、“兩地”“兩高”目標和“四個扎實”要求,為做好重慶工作指明了方向。去年7月以來,重慶市通過一系列決策部署,切實在思想上補課、工作中補缺,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日益成為全市各級各部門工作的主旋律。重慶市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以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為重點,深入推進“碧水、藍天、綠地、田園、寧靜”五大環保行動,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建設。堅持生態優先,筑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堅持綠色發展,加快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建立責任體系,堅決打好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嚴格環保督察,壓緊壓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加強監管執法,依法嚴懲重罰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行為;不斷夯實基礎,加快建設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浙江省環境保護廳副廳長盧春中發表題為“堅持‘八八戰略’不放松勇當高質量發展排頭兵”的主旨演講。
盧春中指出,2003年,浙江邁出了改革破解發展瓶頸的重要一步,作出了“發揮八個方面優勢、推進八個方面舉措”的重大決策部署,即影響深遠的“八八戰略”。其中“進一步發揮浙江的生態優勢,創建生態省,打造‘綠色浙江’”作為第五方面寫入其中,為浙江生態文明建設先行先試、領先率先的實踐探索提供了有力的戰略指引。浙江轉型升級的第一步,就是做好低端低效產能的“減法”,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持續推進綠色浙江、生態浙江、美麗浙江建設,連續實施四輪“811”污染防治、生態文明建設、美麗浙江建設行動,打出了“五水共治”(治污水、防洪水、排澇水、保供水、抓節水)、“三改一拆”(舊住宅區、舊廠區、城中村改造、拆除違法建筑)等一系列轉型升級組合拳,經濟新舊動能轉換、高質量發展的勢頭方興未艾,美麗浙江的建設藍圖正在不斷呈現。
成都市環保局副局長唐冉熊發表題為“踐行綠色發展理念 高質量推進成都生態環境建設”的主旨演講。
唐冉熊指出,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市環保部門緊扣主責主業,高位推進污染防治和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建設,著力構建污染防治“源頭嚴防、過程嚴管、末端嚴治”的工作閉環,全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一系列階段性成效。主要表現在:當好頂層設計的“參謀員”,構建“大生態、大環保”工作格局,助推完善體制機制實現新突破;當好污染防治的“沖鋒員”,全面打響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戰役”,助推改善環境質量取得新成效;當好綠色發展的“守門員”,樹立源頭嚴防理念,助推服務高質量發展呈現新氣象;當好智慧環保的“研究員”,著眼固本強基,助推夯實環保基礎進入新實踐。
大連市環保局副局長王浩發表題為“發揮教育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基礎作用”的主旨演講。
王浩指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進入“三期疊加”的關鍵時刻,研究探討如何高質量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十分必要。大連市在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的一系列部署和要求,不折不扣執行到位的同時,始終把環境宣傳教育工作當成主要工作、核心工作之一對待,并給予其明確定位即環境宣傳教育工作是一項“基礎性、根基性”的工作。大連市的環境教育經歷了:一是推動教育部門由“要我干”到“一起干”再到“我要干;二是充實教材,為教育工作開展提供充足彈藥;三是搭好臺子,為公眾(包括師生)參與環境保護提供舞臺三個階段,取得良好成效。王浩表示,培養正確的價值觀和取向,生態文明建設的土壤才會越來越深厚,越來越肥沃,成長其上的生態環境這顆大樹才會枝繁葉茂,結出碩果。
迪慶藏族自治州環保局黨組書記、局長和雪濤發表題為“迪慶國家公園建設探索實踐”的主旨演講。
和雪濤指出,迪慶是金沙江、瀾滄江上游和西南地區重要的生態屏障,生態地位獨特而重要。為切實保護好生態環境,加快發展旅游業,2005年,迪慶州委、州政府申請開展國家公園建設試點。2012年普達措景區成為康巴藏區唯一的5A級景區。2016年10月國家發改委將普達措列為全國十個國家公園體制建設試點之一。普達措國家公園在10余年的建設運營中,實現了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有機統一,發揮了保護生物多樣性、促進脫貧致富、鞏固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等重要功能作用。
十堰市環境保護局副局長夏濤發表題為“治出中國好水 繪就綠色畫卷”的主旨演講。
夏濤指出,近年來,十堰市突出抓好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修復,統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全市地表水斷面達標率94.3%,“五河治理”成為黑臭水體治理典型在全國推廣。
十堰“治水”的主要做法包括: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實施生態立市戰略;實行環保“黨政同責”、“一崗雙責”;調整成立高規格環境保護委員會,高位謀劃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探索實行環保履職情況第三方考核制度;建立水環境質量生態考核補償制度;出臺環保“一票否決”制度。二是堅持標本兼治。在全省率先建立“河湖長制”;突出五條不達標河流治理重點;不斷加強城鄉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農業農村面源管控;實施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管運營一體化模式。三是嚴格執法監管。堅持源頭管控,嚴格環境準入;實施最嚴格的環境執法監管,嚴懲違法排污企業;加大涉水環境問題整改,實行市領導包縣督辦,定時限掛賬銷號。全面排查落實生態環境部組織的清廢行動2018、城市黑臭水體和飲用水源地專項行動環境問題整治。
西寧市環境保護局左瑞亭同志發表題為“網格化監管與大氣污染防治精準發力——以西寧市大氣污染防治城市揚塵監測監管項目為例”的演講,從大氣環境的準確預報與污染解析、網格化監管與精準治污、大氣環境輔助決策管理三方面詳細介紹了西寧市大氣污染防治城市揚塵監測監管項目,為創新環境監管模式提供了參考。
南京新聯智慧能源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呂啟飛發表題為“三免一降,開創環保監察新模式”的主題演講,系統論述了“免停電、免布線、免調試、降成本”的環保監察新模式。
中國環境出版集團黨委委員、紀委委員、副總經理沈建,中國環境出版集團總編輯助理、環境保護雜志社總編輯、總經理郭媛媛出席會議并發言。會議期間,中國環境出版集團向參會嘉賓展示了優秀生態環保圖書,提升了出版集團在業界的影響。